老板笑呵呵的回答道:“黑白的照片冲印每张要五毛钱,彩色的照片冲印每张要一块钱。”
张宝山听完,如果按照老板说的,每张一块钱的话,他最多只能冲印出来三十张彩色照片,必须得搞搞价,否则卖出去也没得赚。
“老板,我冲印的多,你能不能给我打个最低折扣?”
照相馆里,平时来的客人不多,像张宝山这种冲印多张照片的客人,更是少之又少。
老板兴致勃勃的问道:“你要冲印多少张照片?数量越多,折扣越多!”
张宝山直接说道:“这样吧,你给我打个五折,我印六十张彩色照片,每样要三十张!”
老板听闻要冲印六十张照片,算五折,也有三十块的收入。
那个年代的三十块钱,能抵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可以,看在你是大客户的份上,算你五毛一张,两天后来拿。”老板高兴的答应道。
在他看来,这可是一笔大生意,薄利多销,也能赚不少。
谈好后,张宝山给了钱,离开照相馆,现在的他,兜里空空,比脸都干净。
他步行回到家时,已是傍晚,苏瑾也下班回来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那个时候的饭菜很简单,玉米粥,杂面馒头,咸菜,再扒拉一个素菜。
想吃一顿肉,得赶上逢年过节,要不根本吃不到荤腥,跟后世的生活质量比,差太远了。
张宝山坐在炕上,苏瑾抱着妞妞坐在里面,旁边是小姨子苏楠和丈母娘李淑梅。
苏楠吃了两口馒头,欲言又止,看了看苏瑾,犹豫的张口说道:“姐,我要交下个学期高三的学杂费了。”
苏楠平时上学刻苦,一直是名列前茅,在学校里还是班干部,听话懂事,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考上大学。
旁边的李淑梅听说又要交学费,不耐烦道:
“一个女孩子,上什么大学,家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闲钱供你读书,不如早点找个稳定的工作,比上学强多了!”
苏楠被李淑梅两句话呛的不敢吱声,委屈的吃着馒头,一个劲的瞟苏瑾。
苏瑾接过话茬,反驳道:“苏楠的学必须要上,我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要不是接咱爸的班,也当不上会计。”
“我们厂子里,有文化的人都是坐办公室,挣的钱还多,哪像天天在一线车间的工人,累死累活的,挣不到几个钱!”
张宝山赞同的说道:“对!苏楠上学这个事,我第一个支持,必须要上学,只有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当工人这辈子都没有出息!”
那个年代,谁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学生,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祖坟都得冒青烟,街坊四邻也觉得脸上有光。
读了大学,才能出人头地,不像后世,大学生都泛滥了。
八十年代,谁要是大学毕业的,多少好的部门都抢着要,有文化的人坐办公室,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