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到画院,率先赞道:“此诗前后对比鲜明,诗借题梅而写时势,境界阔大,寓意深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p>
赵挺之等人虽然暗骂李南这个媚上的小人,可是他们也不敢惹恼赵佶,只能纷纷强笑说道:“好诗!”</p>
品评过诗作之后,赵佶想起正事,对李南说道:“你有诗词大才,朕已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过近日很多人都说你的画技天下无双,朕甚是好奇,所以今日才招你来,跟我翰林画院诸位才子比试一番,不知你可愿应战啊?”</p>
李南当然不愿意跟人比试,他来东京的目的又不是争夺无用的才名,可要是当众拒绝赵佶,那肯定是个糟糕的主意。</p>
看到李南露出犹豫之色,赵佶恍然道:“对了,我听人说你喜欢赌斗之事,那今天朕就给你们立个彩头,谁若经历三场比试胜出,朕就答应他一个要求!”</p>
听到赵佶金口玉言说出这句话,李南心中大喜。</p>
自己给蔡京送了十多万贯的银钱,还不是为了求个实缺的官职么,现在有了赵佶的承诺,今日若是胜了,这可就是免却了很多麻烦,直接一步到位了。</p>
想到这里,李南当即高声答道:“微臣愿意跟画院诸位大才比试一番!”</p>
眼见得一场文坛盛事就要上演,赵佶高兴的笑道:“哈哈哈,好!来人啊,笔墨伺候!”</p>
既然决定要比试一番,那自然要有题目,李南落座之后,赵佶环视在座众臣询问道:“诸位爱卿,今日斗画三局决胜负,谁来给他们出第一题啊?”</p>
赵挺之身为文官之首,当朝的宰相,连忙应道:“今日官家邀请我等共赏此盛事,微臣不才,愿首出一题。”</p>
如今蔡京失势,暂时无人可跟赵挺之抗衡,既然他想出题,众臣尽皆颔首赞同。</p>
赵佶也含笑点头道:“那就由正夫出题吧。”</p>
俗话说,诗书画不分家,赵挺之等人商量捧杀之策时,也担心李南能画几笔,所以还有后续计划。</p>
此时店中画院参加比试之人,属于赵党的就有十多人,对于他们擅长的绘画种类,赵挺之早就知晓,所以他才会抢下出题之权,而现在就是发难的时机了。</p>
赵挺之不慌不忙拿起笔来,在桌案铺好的白纸上写了写,随后由宦官呈给赵佶,微笑说道:“官家,您看这题目如何?”</p>
后世之人评价宋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而宋徽宗得到的评价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句话说出了赵佶一生的悲哀。</p>
如果宋徽宗不做皇帝,做一个像杜牧、柳永、唐寅一样的风流文人,将功名换得低吟浅唱,尽情做一场潇洒的扬州梦,也不负一代才子之名。</p>
赵佶不但独创了瘦金体书法,还对诗词、茶道、建筑方面都有不少独特的建树,在绘画领域内,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