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是唯一的道理,是修真界的共识。尤其散修出身的人,哪个不是靠拳头打天下。
申通话音刚落,演武场上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沈寇也热血沸腾。申通在宗门地位尊贵,按理不该说与宗门利益无关的话。由此可见,他也是个实诚人。
相对而言,袁必臣就显的圆滑了。他先是讲了一通大道理,而后表示宗门大比是向宗门展示实力的机会,没有实力的人到哪儿都不会受重视。
话糙理不糙,想让宗门重视你,就要给出一个理由,想让宗门花大价钱培养你,就要有被宗门利用的价值,而个人实力决定了受宗门重视的程度。
随后袁必臣话锋一转,说出宗门大比的宗旨。宗门大比是同门切磋技艺,不是争强斗狠。若是有人假公济私,借机残害同门,必按门规严肃处罚。
接下来,外门执法殿执事孙更权宣布大比的各项规则,各类禁忌与权限,有二十四条之多。
刘易峰宣读考核的具体的方法。其一抽签决定对手,抽中同一号码的修士配成一对。其二取胜就是原则。
首轮采用淘汰赛。但抽签有抽签的弱点,为避免两强相遇,导致高阶修士首轮被淘汰,九层以上修士直接进入三十二强。
初进宗门时,丹枫院共有一百四十二名弟子,参加首轮比试的仅有一百二十四人。刨除未参赛的三名弟子,沈寇掐指一算,一年之内折损了十二位弟子。
其实,各院都一样,而青山院弟子折损最严重,三年之内损失了近六十人。
申通带来的六名筑基修士都下了看台,各自选择一座斗法台,伫立一旁。低阶修士斗法手上没准,失手是常有的事,有筑基修士坐镇能及时救援。
袁必臣一声令下,比试正式开始。抽完签的弟子,两两成双走到斗法台前。镇擂官将防护罩打开一道门户,把两人放进去,随后封闭了门户。
按照大比的日程安排,第一天要决战出三十二强。第二天选拔出前十六名选手。第三天是重头戏,采取单循环赛制,对决出前十名弟子的名次。
沈寇站在人群中东张西望,见史淑娴进入了二号斗法台,与其对阵的是一位李姓修士,玄引期七层修为。
沈寇没见过史淑娴出手,有心见识一下她的手段,缓步走到二号斗法台前。史淑娴驭使的是一柄上阶短剑,轻灵飘逸。对手使用的是一柄长刀,刀沉力猛。
两人修为相差一层,奈何女修在手段与心智上比男修有所欠缺。二十个回合内,两人打了个旗鼓相当。
李姓修士看上去凶悍,但三四十个照面一过,法力上的差距显现了出来,落败是必然的结局。沈寇没有猜错,五十个回合后,李姓修士鼻洼鬓角热汗直流,在小剑的逼迫下左支右架,节节败退,后背都贴到防护罩上了。
史淑娴小剑上下翻飞搅起漫天银光,七十个回合一过,她瞅准机会卖了一个破绽,待对方刀势一老,低叱一声,小剑绕过长刀抵在对手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