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量特效构成的、美轮美奂、仿佛不在人间的奇殊美景,也可不虚一张票钱。
对陈夜来说,报纸上无数的赞誉文章,让他收到的“认可”数量激增,李安在电影上映后,也给出了一份巨量的“认可”,比窦大仙给的还要多上几倍,果然李安是太过谨慎的一位导演,直到这个时刻,无数观众、媒体、影评人都认为《少年》不逊色于《阿凡达》,二者是并立开创世界电影新时代的革命之作,才真正认可陈夜。
这种成就,不必在乎什么绯闻非议。
“震撼”,是所有观众在长达150分钟的电影结束后,唯一共同的感受,特别是那些煤老板们,在电影最后看到一排“联合制片人”中确实有自己的名字,有几位甚至泪洒当场。
而如果抛去大量场景之后的文化内核,整部电影也有另外一番解读,大量与人类不同的生物形态,可以解读为当下社会形态下造成的性格差异和文化隔阂,也可解读为现代都市人在面临生存压力时对内心发出的求解,这部电影更像是一则都市寓言,充满隐喻。
而对观众来说,他们是幸福的,在短短一周内,领略到了未来30年内电影工作的两部巅峰之作,他们或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绚丽时代的开始,却没想到已经是结束,他们必须等到将近30年,被称为“真裸眼3”技术成熟后,才能领略到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
“虽然我又不会怀孕,但我的确期待富婆的包养啊~”陈夜感慨着。
到15日,《阿凡达》也正式上映。
陈夜嘟囔几句。
曾艺只是笑笑不说话。
等着电影结束,观众们还坐在坐位上不愿离开,回味着电影的内容,就在这时,舞台中央出现了一束光,刚才说去卫生间的曾艺,身着白色婚纱出现在那里,她手捧鲜花,脸上带着幸福和骄傲的微笑。
如此舆论光环竟然也照顾到了张星韵,两人间的过往被视为一对年轻才子才女充满荷尔蒙气息的青春热恋与任性分手,颇有点津津乐道的意思。
目前《阿凡达》票房已经超过《少年》,《阿凡达》21亿美元,《少年》19.8亿美元,所以陈夜语气酸溜溜的,但对国内观众、媒体、影评人、投资人,特别是投资人来说,这一个月过得简直都是梦幻般的日子。
在圣诞节的夜,抢到这样的票,就尤其难得。
&;=&;&;&;陈夜和曾艺都戴着棒球帽和墨镜,像是普通人一样走进观影厅时,就瞧见满坑满谷的观众,大多是情侣,电影开场前,全都是欢声笑语,两人挤进自己的坐位时,还不敢摘下帽子和眼镜,多少显得有些怪异,尤其是曾艺,在短款冬装下显得身姿曼妙,能到曾艺目前这种地位的艺人,外形上一搭眼就能看出的与众不同,是基本条件。
“这辈子第一次,挺一般的。”陈夜说,“除了技术上的开创性,情节上的普适性,注定的超高票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举世震惊。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