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例,虎形所针对是双手与双臂的力量,通过短距离的爆发力打击出惊人的力量从而制服对手。而猴则是锻炼的全身各个小肌肉群以及局部肌肉,达到类似跑酷运动员那样能在极端地形下奔跑纵跃的本事。鼍实际上就是鳄鱼,练的是能在水面上漂浮以及搏杀的本事。鸡和马都属于腿法,马偏向于静态模式下的后蹬和侧踢,而鸡则是运动状态下的前蹬腿及鞭腿,这类腿法在泰拳中也有展现。鹰更多是高处的扑击,讲究伏击状态下居高临下的一击必杀。蛇属于身法一类,讲究贴身状态下的闪避与快准狠的攻击。熊练的是腰力,在扭打僵持状态下以腰为轴的力量压制。鹞、燕、鹘都属于轻身功夫,到了后期更需要灵力配合才能施展出来,属于制空手段。而龙则是作为所有其他十一形的综合体,威力最大,最为全面。
先辈们对这十二形的修炼,基本都是长期观察动物在原始状态下的一举一动,先模仿形,再取其意。但林修远却觉得这种方式太过落后,明明是人,为什么要学动物的生活状态。在他看来,既然剖析出虎形练的是双臂以及双手的力量,那么只要研究出老虎攻击时的运动原理以及肌肉运动幅度就可以了。
打开电脑,在网上找了几段老虎捕食和搏斗的视频仔细观察后,林修远发现老虎的双臂确实力量惊人。相比狮子,老虎的后腿力量更足,站起后的高度远远超过狮子,另外狮子只能做到单掌拍击,而老虎却可以做到在瞬间内双掌连续组合拳打击,其每一掌都能达到1400磅的力,在短途奔袭后扑击状态下的最强一击甚至能够达到一吨的力量。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老虎双掌攻击的基本力量就是自身体重的三倍以上,有了速度加成后再算上体重所构成的冲击力,那么力量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五到六倍。假如算到每立方厘米压力那就更恐怖了,起始数据就是每立方厘米2吨左右的力,有了速度和体重的加成后这个数值还会更高。不过实际上这个数据会受到受力面积的影响而大幅度降低,就如老虎打一颗鸡蛋大小的橡胶球所造成的力量和打在一面盾牌上,受力方所受到压力会完全不同一样。
对比老虎,以人类重量级拳王为例,体重在100到150公斤左右的重量级拳王,一拳的力量基本都是在150到200公斤左右,在折合体重及距离构成的机械动能后,每立方厘米的最高纪录也能够达到2000磅,将近一吨左右压力。
分析数据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老虎的肌肉力量基本是人类极限状态下的2倍左右,但绝大多数人就如林修远,他的力量距离人类极限状态简直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对比将双臂锻炼到极致的重量级拳王,他们所能达到的力量甚至可以是林修远的三到四倍。
肌肉这种东西不是一天能够练就的,必须通过艰苦的千锤百炼才能一步步的增强肌肉力量。但通过分析老虎的发力技巧,以及观察老虎扑击时前肢的肌肉运动,林修远发现相比人类的重量级拳王,老虎挥掌时的运动距离更短、幅度更小,这会让机械能存储不够充足,缺乏挥拳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