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试验。
当然了,这种方法判断起来,其实极不准确,很可能有些反应,在颜色以及性状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此刻李枫条件有限,只能用这种最简陋的方法来判断了。
如果运气偏向李枫,这种简陋的方法,也不见得不会成功。
李枫将七个玉瓶,依次摆放在桌上,每个玉瓶上都贴了张纸,上面用笔写着一到七七个阿拉伯数字,用以标记。
随后,李枫来到房间的一角,在那里点燃了一根木柴。
木柴上火焰燃起,突突地释放出一片微弱的火苗。
像这种试验,用不着丹火。丹火的火势太强,会让玉瓶中的药液温度急剧上升,对实验有害无益。因此,李枫才选择了燃烧木柴,这种比较温和的火焰。
他先是拿起了一号玉瓶,用一个制作好的夹子夹得牢固,然后才把玉瓶置于火焰上方。
火焰腾起,正好灼烧到玉瓶的底部。
李枫手里,现在没有温度计,不能准确测量出玉瓶中药液的温度。但他根据火焰强度,倒是可以大致判断出,这种火焰加热,一分钟之内,应该能让玉瓶中的药液升高五度。
只要掌握好时间,玉瓶中药液温度,应该尽在掌握之中。
而且,李枫也可以用手去触摸玉瓶,根据皮肤的感觉,也可粗略地判断出药液的温度。
李枫拿着一根细木棒,不断在玉瓶里搅拌着药液。火焰在玉瓶底下灼烧,药液的温度在不断地上升。
李枫一边观察着药液的变化,一边默记着时间。这样分心几用,李枫倒也应付从容。
时间一点点过去,在温度达到五十度左右的时候,药液的形状倒没什么改变,可药液的颜色却生了变化。由先前的青色,变成一种略显紫色的药液。
李枫神色一凛,立刻把玉瓶抬高,使其远离火焰。虽然远离了火焰,但玉瓶中药液温度流失并不是很快,应该能够保持一会儿。
李枫左手不停,不断地在药液中搅拌。随着他不断搅拌,紫色越来越深,直至最后,整个药液完全成为了紫色。
这时,李枫判断,温度应该已经流失了不少,于是又把玉瓶置于火焰上,加热片刻后再次移开。
为了使药液反应更加彻底,李枫又如此反复了几次。直至最后,药液完全变成深紫色,李枫觉得差不多了,才把这一号玉瓶,放到了一旁。同时用笔标记上,五十摄氏度。
接着,李枫又拿起了二号玉瓶。
他依照前法,在火焰上加热。很快,温度便达到了五十摄氏度,药液呈现出紫色。
这次李枫除了搅拌未停以外,并未把玉瓶从火焰上移除。
温度继续上升,药液的紫色在不断加深,但其颜色,并没有一号玉瓶的紫色那么深,说明反应不如一号玉瓶的彻底。
在温度上升到七十度时,玉瓶中药液的颜色,再次生改变。这次,药液中出现了一丝蓝色,说明又有了新的反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