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家里养个狐狸精 > 第754章 仙子姐姐不厚道

第754章 仙子姐姐不厚道 (第1/4页)

推荐阅读: 合道养生 仙途剑君

李云东猛一眼瞧见这扉页上的落款竟然是道家三丰派的创始人张三丰,他顿时讶然的拿起这本书仔细查看了起来。可看了一阵之后,李云东却发现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有些陈旧,但绝对不可能是流传了几百年的古董文物,想必这是一本重印本,也许张三丰曾经给这本秘典提过序文。但李云东翻开后面的书页后,便见开篇粗黑的篆书第一句话写的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继而下面便是讲的细细的修行功法。以前李云东还没有认识苏蝉的时候,对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金庸的《九阴真经》之上,可修行后遍阅典籍,李云东才知道,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七十七篇。如果说《黄帝内经》是修行人必读的启蒙读物的话,那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则是每个修行人必读的高级内参,甚至在修行界有一句话说的便是:谁读不懂《道德经》,那一辈子雷劫无望。筑基靠的是自身鼎炉的强大,是自己的外在条件,神通、阳神也多是如此,同样,金身境界除了机缘巧合之外,也可以用海量的金钱砸出来。但是砸到金身境界之后,就必须要真正领悟修行的境界和修行中的哲学思想,不聪明不聪慧那是绝对不行的。否则,修行人领悟不了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那还谈什么万法随心,心念一动,天地皆动?不能天人合一,那还谈什么金身顶级境界?不修炼到金身顶级境界,拿什么去渡雷劫?分分钟天雷就把半桶水的金身劈成渣渣了!李云东作为一个过来人,自然知道这之中的“一、二、三”看似简单,可古往今来,中华历史上的修行人多如牛毛,可真正参透这“一、二、三”的,却寥寥无几,可谓凤毛翎角,甚至可以说历代龙虎山的张天师也不一定代代人都能参透这“一、二、三”。但毫无疑问,写这本秘籍的人却是参悟了其中的“一、二、三”的,这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讲的正是法宝之道。法宝的威力得之于天,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就是,一个法宝创造出来后,如果没人使用,那它就会因为失去的力量远远大于它自己补给的力量,从而威力不断的下降。法宝虽然通灵,但毕竟是死物,不像万物之灵长人类这样,懂得自我修行,懂得不断的自我提高。因此法宝要想变强,要想破损坏旧后重新恢复如常,便要依靠人的帮助。这便是李云东翻开第二篇中开到的第一句话便是“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两者的意思结合起来,放在修行上,意思就是说:法宝不懂自我修行,因此法力是在不断流失,不断下降的。但人是万物灵长,懂得自我修行,懂得将多余的精元储藏起来,因此便是损不足而奉有余。修行人的实力为什么会增长?为什么真元越修炼越强?为什么人会长大,为什么人越吃得多会越胖?原因很简单,公元前571年的道家创始人老子,九天神宵界中的太上老君早早的就给出了答案:损不足而奉有余也!也正因为这样,修行人可以拿自己的“人之道,奉有余”去弥补“天之道,补不足”

最新小说: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 人种仙食 仙田 九死疯魔 自在真仙 天命反派:开局拿下师尊,签到九玄龙体 西游:人在斩仙台,斩到齐天大圣 无尽龙域 星路仙踪 玄穹问道录 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 万族唯尊 天武战祖 甲木仙经 噬魂真仙 万古独行 体王 仙侣返还,从三公主选婿开始 穿成杨过之玩转神雕 北凉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