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 瑞根 > 丁字卷 第四十二节 利益之争

丁字卷 第四十二节 利益之争 (第1/4页)

在松江府逗留时间不长,只是短暂的了解了松江棉纺织行业的发展状况。

冯紫英有印象,各类史书都说以松江为典范的江南家家户户男耕女织中的女织是导致中国工业革命未能在纺织行业发生的“罪魁祸首”。

或者说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未能真正产生的原因,就是大明治下的男耕女织模式和所有商业运行的内循环模式使得中国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工业革命,因为这种特殊的“女织”几乎没有劳动成本的模式,彻底扼杀了想要通过解放生产力的纺织技术变革出现可能,进而也难以让资本主义、重商主义和对外殖民主义发展起来,使得这种封闭困顿的模式越发失去了发展了内生动力,最终导致中国从十七世纪开始的全面落后。

而欧洲正式在这个时代开始了大航海和殖民时代,使得他们不断在开放的格局中赢得了先机,进而开始居于主导地位。

冯紫英也很难说清楚是不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导致了中国从1600年以后的日益封闭落后,满清入主中原则在这上边继续强化了这一封闭模式,但在这个时空中,他肯定不能容忍这种局面再度出现。笑傲文学

大周既然出现了,加上他,未来东亚乃至亚洲和全球,应该是大周和欧洲各国竞逐并战而胜之的格局。

不但东南亚,中亚、北亚和北美,都理所当然的应当让大周来分一勺羹,而且这一勺,理所应当还应该是份额最大的。

在考察了整个松江府的这种女织模式之后,冯紫英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和大明情况类似的大周来说,这种女织的确是让江南这类农村家庭妇女获得最佳劳动力报酬的一种模式,如果要想彻底打破这种模式,采取工业化进程,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妇女解放出来投入到工厂中去。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礼教和宗法礼仪问题。

无论是飞梭还是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乃至缪尔纺纱机,对于冯紫英来说并不是难事。

前世中他在大学读书时代就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过程十分沉迷,所以专门花了不少时间来研究,甚至包括技术方面的迭代,他都是好生钻研了一番,以至于被大学老师斥之为不务正业。

所以这些方面的基本技术他不能说烂熟于胸,但是只要能找到几个能工巧匠,通过自己指导并经过大量的摸索,那么大概的造出那么几台未必完全一致的样机是不成问题的,

但如果没有能够走出家门到工厂去纺纱织布的妇女们,那工业革命解放生产力又从何谈起?

难道都用青壮男子?

那他们在工厂里操作机器来和那些坐在家里纺纱织布的妇女们竞争,能行么?合适么?

冯紫英自己心里都没底,也不知道会演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冯紫英也很清楚,单靠某一个人的金手指,哪怕能够在某一行业某一特定时期推动一项技术的跃升和产业的发展,但这并不能持久,甚至不可持续。

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

最新小说: 奇妙空间:我给古代空投外卖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 小小假太监 综武:敢问庆帝,我何错之有? 红楼:我是贾琏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风雪持刀人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我不是曹睿 嘉靖承明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逍遥老地主,开局科举揭皇榜!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大唐:长生千年,被小兕子曝光 诡异药剂师:我的病人皆为恐怖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