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在战场上的灵活调度,最具特征的就是轻骑兵。因为轻骑兵是穿负轻甲、皮甲的骑兵,他们不像重骑兵那样拥有厚实的甲胄,能够有效地抵挡箭矢、弩矢的伤害,因此,一名优秀的轻骑兵将领,必须做到尽可能地让己方的轻骑士尽量地规避来自敌军弓手箭矢的洗礼,一支经验丰富的轻骑兵,他们能够以不规则的冲锋路线,规避掉来自敌军的箭矢,这就是灵活性的最直接体现。除此之外,灵活性还体现在援助后军、鸣金后撤等许多方面。
遗憾的是,重骑兵不具备机动力与灵活性,他们做不到在数日之内奇袭他处,也无法在战场上像轻骑兵那样灵活地穿插在敌军当中,他们唯一存在意义,就是以一次山呼海啸般的集团冲锋,吹枯拉朽般碾碎任何在他们冲锋路线上的敌军,仿佛当头棒喝,亦近乎不可匹敌、难以阻挡的威势,瞬息间浇灭敌军心中的斗志,奠定一场战斗的胜利。
正因为如此,是故重骑兵一般都投入在关键的战事当中,他们需要友军在替他们拖住敌军的主力,或者争取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与胯下的战马穿戴甲胄,毕竟他们的体力也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长时间地穿戴沉重的盔甲。毫不夸张地说,重骑兵与胯下铁骑的每一分体力,都是极其珍贵的,不容丝毫的浪费。
然而,先前北军主帅卢植为了震慑平乡县内的黄巾军,让北军各营以最雄武的姿态展现在了张煌等人面前,就连屯骑营的骑士们,亦穿戴了厚甲。
不可否认卢植的战术并没有错,但正所谓世间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他的这番做法,也张煌的脑筋顿时变得活络起来,于是乎便萌生了奇袭屯骑营的念头。
不错,张煌一开始的目标,乃是北军三军阵列中的中军位置,屯骑营!
因为清楚重骑兵的优劣势,清楚了解重骑兵在未冲锋的时候,充其量不过是骑在战马上的步兵,虽气力不凡但论起武艺其实远不如轻骑兵,因此,张煌有非常大的信心可以带着那寥寥数十骑在屯骑营中大杀一阵,不必强求过多的伤亡,只要能让这支充当北军中军的骑兵阵型混乱,那么这一仗就是他张煌的胜利!
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想趁着北军后撤机会大肆扰乱屯骑营,却没想到张煌等人才刚刚突破步兵营的人海封锁,前面的射声营与屯骑营便已然退出数百丈距离了。在这种情况下,张煌倘若还要继续追击屯骑营,便显而易见会遭到长水营骑士的围堵。数百丈距离的空旷地带,足以长水营的骑兵们将张煌围杀。
而就在从步兵营人海中突围而出的张煌因为前面射声营与屯骑营两营的离去而感觉茫然时,他眼角忽然瞥见了远方北军本阵处那杆随风飘扬的巨大帅旗。同时,一个更加疯狂的念头猛然从他心底浮现上来。
[既然追不上屯骑营……奇袭北军本阵如何?]
打定主意的张煌心中不由得变得激动起来,要知道追袭屯骑营跟直袭北军本阵那可是截然不同的两桩事,别看北军本阵附近仅寥寥百余人的样子,但那里终归是北军主帅卢植此刻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