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贤仁都不喝酒,男主人就给他们沏茶喝。
李干事介绍说:“这户人家原先是方圆几十里的地主,非常有钱。不是为富不仁,是经常周济穷人,每年都支起大锅,给附近十里八乡的灾民,提供粥喝,一般都是一人一碗粥,两个馍,大家都记得他家的好。他家的长工,也说东家好,这里人老实,不说假话,好就是好,如果说假话,会被人瞧不起,再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家的长工不是被剥削,都是自愿的,长工一般不走,实在没办法,才走,一走,马上就有新的长工补充进来,不缺人手,缺了就有人来,他家名声在外,非常吸引人,在他家,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干活也乐意。就是这样,也有好吃懒做的,说他家不好的。这个没办法,就像我现在,一心为村民谋福利,想把自来水弄通,还有人说我贪污,还写信告状,投诉举报啥都有,我一个小小的村民,怕什么怕?就是村里的领导人,也不怕他们投诉举报啥的。啥时候都有渣子,不可能干净。这个扯远了。话说回来,在日本打中国的时候,他们捐资买武器和药品,支援前线。有的也到前方参战。日本投降以后,又是解放战争。看看不行,才决定到屏东县。走之前,时间紧张,来不及拖家带口的,他们娘儿几个就留在村里。然后,又遇到一些运动,说他们成分不好,就把房子收了,归小生产队所有,他们几个接受改造。到后来平了反,抗日有功,才发还这房子。小队收了房子,先是做磨坊,然后是油坊,最后也作为了小队的农机存放处和打米厂,把房子弄得不像样子了。好在这户人家很懂持家,度过三年灾害,以及各样的难关,现在终于走出来,成为村里的带头致富人。”
地主的后裔,就像山上的青松,不轻易夭折。有了青山,就有柴可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地主也好,农民也好,都有自己的选择。身份都可以相互转变。农民勤劳节俭,经过努力,可以升级为地主;如果地主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迟早也会败家,成为失地的农民。将相本无种,明年到我家。这个不能说已经注定了命运,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他家的房子高大,冬暖夏凉,地面干净,没有见到一片垃圾,屋里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看上去,很有秩序,赏心悦目。男主人待人热情好客,但不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的复杂心情。
看上去,男主人有些拘谨,小心翼翼,完全没有种田人的粗犷和豪迈,反而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疏忽一个小小的细节。
他说:“我爷爷没有李干事说的那么有钱,在附近十里的范围内,还算行;出了十里,啥都不是。还有一些大地主,深藏不露,比我爷爷有钱多了。我爷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祖先是贫农,给人家有钱人打长工,慢慢地攒钱,读书,考学,考中秀才,然后才有了我爷的好日子过。祖训不敢忘,就是勤俭持家,保持中立,种地读书就行了。”.r./
“你的孩子们呢?”柯南问。
“在外地工作。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高考,没想到老大耽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