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庶这话表面听起来是在安慰诸葛均,其实也是在趁机试探。
然而诸葛均对于这里面的弯弯道道根本不懂,对着徐庶说道:“元直所言甚是,亦不需安慰我,怀念乡土乃是人之常情,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君子。”
徐庶得到了答案,眼神一黯,心头莫名的有些失望,继而纳闷:为什么自己多日的猜测得到了印证,却有些失望?
徐庶觉得是自己想要投奔明主,建功立业的心思有些迫切了,摇了摇头,不作他想,接着说道:“贤弟莫要妄自菲薄,我见近日双儿用了那‘鸿踏雪泥’后脸上的疤淡了不少,而那‘乌发散’更是有使白发转黑的神效,庶之母亲已过知命之年,用过后,发根处竟已现乌黑之色。”
说起来,这也是诸葛均最欣慰的地方了,两个发明得到了系统的承认,全部被评为了级,获得了共400金币,1个属性点。然而诸葛均没有对此再做动作。
“呵呵,元直误会了,我可没妄自菲薄,岂不闻君子坦荡荡乎?我就算做不了真君子,伪君子还是做得,哈哈哈。”本公子可是天才发明家,怎么可能妄什么自菲什么薄。
徐庶快要被弄成神经病了,哪里会有人自称伪君子的?
然而越是看不明白诸葛均此人,徐庶越是多了兴趣,心中不知不觉好像又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希望,继而问道:“不知机志之前想要说什么?”
“什么说什么?”诸葛均有些摸不着头脑。
“方才我与贤弟异口同声之时......”
就算有徐庶的提醒,诸葛均也还是想不起来了,但是没办法,人家都还记得呢,自己这个问话的总不可能说自己忘了吧,特别是在徐庶面前。
“哦,方才我是想问先生可有什么办法劝家兄随我一同前往江夏。”
“难道孔明不与贤弟一同前去吗?”徐庶觉得有些奇怪。
一是因为诸葛亮向自己推荐诸葛均,所谓打虎亲兄弟,按理讲诸葛亮的才智不下自己,若有他在旁辅佐,岂不名正言顺,更胜一筹?二是若诸葛均赴任江夏做官,为何要向自己问计,求诸葛亮跟随?
“家兄说他愿耕于田垄,留守隆中。”
这话诸葛均自己都不信,毕竟他知道以后诸葛亮是跟着刘备混的,最后还当上了蜀汉丞相,但是没办法,确实是诸葛亮亲口所说,于是只能问计于徐庶,毕竟演义里是他给刘备推荐的诸葛亮。
“恕庶冒昧,敢问先生为何欲让孔明相随?”徐庶好歹也了解诸葛亮,诸葛亮此人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怎么可能说愿耕于田垄,留守隆中?而且联系他之前所说的,莫非诸葛均真有争雄天下的志向?
徐庶终于问出来了!
诸葛均这几天憋坏了,两个闷葫芦凑在一起,整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敢挑明了说,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就毫不客气的回答你!
“兄长之才如若管仲乐毅